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当前信息:乡村教师黄素兰37载的守望
2023-04-21 19:16:53    来源:红网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赟 郴州报道


(资料图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读书的日子,临武县南强镇百乐坪小学总是早早地传出琅琅书声。学校坐落在寨头水、百乐坪、沙湾村3个自然村交界的山谷里,巴掌大的地方,一栋教学楼,一个小操场,两扇铁门,三面围墙就是学校的全部。

全校现有6名孩子,其中有3名特殊儿童。年龄从6岁至15岁不等。作为目前学校唯一的老师,黄素兰得分开时段给2个年级的学生上着不同的课。这种“复式教学”模式,黄素兰已经教了37年。很难想象,一个老师既要兼顾不同年级的教学,又要兼顾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教育习惯,得付出多么不同寻常的努力。黄素兰却先后送出了28名优秀大学生,像扎根山谷的幽兰,把芬芳洒遍山谷的每一个角落,用爱滋养每个学生,托起了方圆十里百姓的希望。

黄素兰老师正在给一年级的孩子们上语文课。

“既然当了老师,就得对得起这个称呼。”

1986年南强镇沙湾村教学点的老教师已经过了退休年纪,由于当时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迟迟没有老师愿意来。在这青黄不接的节骨眼上,村里人把希望寄托在了刚刚初中毕业在家的黄素兰身上。因为自己淋过雨,所有总想着能为别人撑伞。17岁的黄素兰一口答应下来,开启了一人一校一个复式班的教学生涯。

“既然当了老师,就得对得起这个称呼。”从拿起教鞭的一刻起,黄素兰就这样默默要求自己。山村教学点,条件简陋。房子漏雨,她就登高爬梯添瓦修补;窗户漏风,她就用塑料纸挨个窗户钉好;课桌椅不全,她就寻来自家木板修补拼凑。业务能力不足,她就坚持写教学反思,探索总结“复式教学”的有效教学技巧和实施方案;她还边工边读,考取中专文凭、大专文凭,在偏远教学点开齐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

从学前班到四年级,她来来回回不知教了多少遍,仍坚持在备课本上记录当日教学反思的习惯。不只是备课本,翻开她的作业批改记录、班主任手册、晨午检记录本……每一项、每一本、每一页都是整齐划一的刚劲字体;她的家访记录更是熔铸了她遍布山谷的每个足迹。

“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作为启蒙老师,她始终认为学生的行为品德和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从最多的35个学生到最少的6个学生,每个孩子开笔,她都手把手地教。她教过的学生不仅学习习惯好,而且尊老爱幼、乐于助人,“一看就是读过书的细伢子。”村里人见了都这样说。只有她知道,这是言传身教在起作用。

黄素兰的教学常规资料。

“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

“要是没有黄老师,就没有今天的我!”前来看望黄素兰的林娟(化名)感恩道。

十几年前,林娟因交不起学费面临失学。黄素兰几次上门家访,“孩子读书不能耽误,没有钱我给你先垫上。”看着黄老师眼中的坚定,小林娟心里顿时有了勇气。一直到林娟上初中、高中、大学,黄素兰仍会关心她是否需要经济上的帮助。懂事的林娟也没有辜负黄老师的希望,一直品学兼优,最终用自己的努力在省会长沙拥有了不错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

“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黄素兰总这样说。她素来节俭,却不记得自己资助、垫付了多少学费。对困难学生,她也从不区别对待。

黄素兰老师正在跟孩子们做游戏。

“孩子交给您,我们放心!”

1997年学区撤点并校,原来寨头水、百乐坪、沙湾村3个自然村教学点合并到选址较为平坦的百乐坪小学。

“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没有安全,其它的再好都是‘0’。”考虑到一些学生年纪小、上放学沿着人民河走不安全,每天早上她六点起床,挨个接上沙湾村的孩子一起步行到校,再去对面桥头接其它村子里的孩子;放学时,她先将其它村的孩子送过桥,再将沙湾村的孩子们一个个送到家。即便是1999年怀孕期间,她挺着个大肚子也从未间断过。遇到下雨天,她会起得更早,常常把自己的雨靴让给大些的孩子穿,自己则高挽裤腿或背或牵着年龄小的孩子过坑涉水,脸上汗水混着雨水、泥水沾湿了鬓发也顾不上擦一擦,只想着当好孩子们的“安保员”护他们周全。

“安保员”、清洁工、炊事员、维修师……作为唯一的教职工,黄素兰尽管身兼数职,却依旧乐此不疲。家长们一句“孩子交到您手里,我们放心!”是对她付出的最大肯定。

黄素兰老师正在手把手教学生写字。

“孩子好我就满足了。”

2014年,一个特殊孩子的到来给黄素兰带来了新的挑战。当时,6岁的萍萍(化名)智力发展迟缓,在生活上完全不能自理,上课突然说话、走动打断教学进度是家常便饭。常常在课堂上就听到有同学告状:“老师,萍萍又尿裤子了!”或隔三差五就会有人在教学楼楼梯间闻到刺鼻的恶臭和还有将自己弄得满身污秽的小萍萍。这让班里其他孩子的家长很是担忧:“为什么不把这样的孩子送到特殊学校去呢?”

家里人也尝试将萍萍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可是孩子不能自理,离不开大人,得专门租房陪读,家里的开销一下子多出了好几千。这对他们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无奈之下,家人只能再次将萍萍送到黄素兰手中。黄素兰二话没说接下了萍萍,不仅自己动手帮她清理污秽、衣帽裤袜,一遍遍耐心安抚小萍萍帮她稳定情绪,而且主动做通其他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大家多包容萍萍,让萍萍安心留在班上学习。这一留就是8年。如今15岁的萍萍学会了生活自理,课堂自制力更是从1分钟坚持到了1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面对萍萍的家人多次感谢,黄素兰只简单说了句“孩子好我就满足了”。

“我会坚持到我一生中最后的一天。”

默默守望着孩子们成长成才37载,黄素兰如今54岁了,临近退休,村民们不禁担忧起来:“这山窝窝里,还会有新老师来吗?这些孩子们该怎么办?”

“只要学校有需要,只要身体还允许,我会坚持到我一生中最后的一天。”望着蓝天下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黄素兰眼神坚定。对黄素兰的回答村民们都万分欣喜。在他们看来,一辈子,干好一件事。黄素兰也许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中作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黄素兰”三个字就是乡村好老师的代名词,就像山谷里的兰花,坚守初心,默默用自己的美好装扮山村。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太平洋时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